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音樂療法:“聽青草在舞蹈”

 當一個人擁有3000萬元以上的金融資產,不包括不動產的住宅、收藏品、耐用消費品,他就達到了所謂富豪的標準;同樣,一個在某個媒介平臺的行為或話題影響到整個行業的變化,擁有社會知名度到了出行必須戴墨鏡的程度,他就成為社會或某個業界的名人;當然還有政府官員……只要願意,他們能夠隨意去世界五十大旅遊勝地度週末,可以拿著無限透支的運通卡在蒙田大道上一路狂刷。

  1899年,美國經濟學制度學派開山鼻祖凡勃倫在著作《有閑階級論》中預見,這樣的“炫耀性消費”如果盛行過快,不加以制約的話,某個鏈條斷裂,將導致全球經濟及道德危機的連鎖反應事實不幸被言中。

  是的,今天我想說的是,以上這些資產超高淨值的成功人士,在工作及生活中卻不覺得快樂和鬆弛,他們有完成不了的宏圖及幹不完的事業,總覺得壓力巨大,他們已處在無處不在的亞健康狀態,毫無幸福感而言。

  雖然傳統意義上的藥物、心理治療,乃至打高爾夫、飆車、瑜伽、健身等方式會起到一定作用,但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。因此,為他們開的一帖良方是音樂療法。

  針對哲學大師

  的音樂療法

  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大師路德維希·維特根斯坦在1918年前後有強烈的自殺傾向,這是精神危機到了崩潰的關頭。其後,他秘密接受了音樂療法,度過了危險期,這個熱情、深刻、認真、純正、出類拔萃的“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”才得以閃耀。

  維特根斯坦作為維也納最富有,也是最著名的家族,似乎也遭遇了上帝的詛咒。他有三個哥哥自殺,其中之一就是漢斯,漢斯是個極有天分的音樂天才。還有個哥哥保羅也是傑出的鋼琴家,由於戰爭失去了右手,而拉威爾那首著名的《左手鋼琴協奏曲》就是專門為保羅寫的,它也是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單手鋼琴協奏曲。

  1931年,維特根斯坦在他的日記裏寫道:“有人認為音樂是一種原始藝術,因為它只有一些音符和節拍。可是,音樂只是表面上顯得簡單而已,它顯示的內容是由音樂的實體來詮釋的。從另一個方面說,音樂的實體包羅著無限的複雜性。其他種類的藝術用各種外部的形式來提示這種複雜性,而音樂卻將其隱匿起來。由此可見,音樂是最為成熟和精微的藝術……音樂的結構和情感。各種情感伴隨著我們對一首曲子的理解,類似於伴隨著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件。”

  為維特根斯坦進行音樂療法的醫生至今無法知曉,但治療他精神頑疾的藥方,一定在貝多芬、瓦格納、勃拉姆斯、海頓、巴赫之間,他並不認同馬勒的音樂。“如果馬勒的樂曲真是無價值的,如同我所相信的一樣,那麼問題是我認為他應該創作出與他才能相一致的樂曲。因為很明顯,一種非常傑出的才能創作出這種低劣的樂曲。”

  低劣的音樂不會成為維特根斯坦的良藥。

  而對於理解音樂來說,維特根斯坦下麵的一段話說得恰如其分。“經常問"為什麼"的人就像站在一幢建築物前閱讀導遊手冊的旅行者一樣。這些旅行者忙於瞭解這幢建築物的建造史,以至於妨礙了他們觀看這幢建築的本身。”

  維特根斯坦說:“音樂的目的交流感情。”其實,這句話正是那個音樂醫生在治療期間留給維特根斯坦的,他僅僅扮演了一個筆錄者。

  音樂醫生穿不穿白大褂

  1807年,奧地利醫生P·厲希騰達爾提出了“音樂醫生”的概念,但在世界範圍內反響不大。厲希騰達爾是穿白大褂的,他在濕淋淋的薩爾斯堡街道穿行時,人們只不過以為這是一位癡迷音樂的失意的人,他是一個孤獨者。

  一戰時,音樂被用來幫助那些肢體受傷的士兵恢復肌肉和關節的功能。在二戰中,音樂用來安撫傷兵們的情緒,令人意外的是,手術後病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大大降低。

  此時,人們才想起頭髮濕濕的厲希騰達爾醫生,他不是個行為古怪的酒鬼,而是一位先導者。

  翻開發黃的書頁,那是厲希騰達爾在1807年寫成的4卷集的《音樂醫生》,他在談論門德爾松的音樂。而在1917年的薩爾斯堡一個破舊私人圖書館閣樓上翻閱《音樂醫生》的手,不是我,正是維特根斯坦,他看到了秋天的落葉,他談道:“勃拉姆斯作品的個別段落模仿了門德爾松的段落。這樣講可以更好地表達所謂的親緣關係:勃拉姆斯做得十分的嚴謹,在門德爾松那裏只有一半的嚴謹。或者,勃拉姆斯經常是無缺陷的門德爾松。”

  會不會,拯救了天才的維特根斯坦正是厲希騰達爾醫生呢?我在100年後的北京猜想。可這毫無意義。

  真正的意義是,以厲希騰達爾為出發點,隨後,一些醫生開始系統地研究音樂對健康的作用。

  音樂在英語裏被叫做music,而這個單詞源自古希臘神話的繆斯女神。九位美麗的女神不僅精通音樂,還會給人治病,她們掌管的藝術就是繆斯藝術,她們用自己的歌聲傳遞不同的情感和神聖的資訊。

  順著經典的《音樂醫生》線索,我們知道早在古代,人們已經瞭解音樂能影響人的精神狀態,有助於治療某些疾病。這在《聖經·舊約》上有記載掃羅王召大衛鼓琴驅魔(其實是精神不寧)的故事。

  西元前五世紀,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談道:“有用於醫治情欲的旋律,有醫治憂鬱和內心病症的旋律……醫治憤怒、生氣、內心變化的旋律,還有另一種歌曲可以治療人的色欲。”

  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認為:情緒失去控制的人聽了令人心醉神迷的音樂後,就會恢復到正常,“他們好似經歷了一次醫藥治療和洗腸治療。”

  兩位哲學家均談到音樂的淨化作用,有助於人體健康,恢復內心能力的和諧。

  中世紀天主教教堂曾用聖歌來治療疾病,這與中國古代醫理不謀而合。

 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五世患了抑鬱症,則請來義大利著名閹人歌唱家法拉內利來為自己高歌而被治癒。

  九世紀上半葉,阿拉伯音樂家濟裏亞蔔認為,亞當的第六代孫創造的烏德琴的4條弦與人們的四種心理氣質有關,又增加了一條弦,作為靈魂之弦。

  西方最先系統介紹音樂治療的書籍是英國R·布朗所著的《音樂醫學》。

  當下,連傳統意義上的醫生都不見得穿白大褂,你還在意那位晨跑、遛狗的美女就是音樂醫生,或者那位西西里島氣質的麵包師就是你下一位音樂醫生嗎?更為有趣的是,當你進入音樂治療室閉目靜心時,為你開啟音樂者竟是一條狗。

  小心,在一個美好時代,對你來說,一切都是新的。
返回列表